close

「既然對這個國家這麼不滿,那為什麼不自己建立一個國家?」而我看完《希望之國》之後產生這樣的感想

《希望之國》是村上龍寫的小說,與現實中問題叢生的日本社會作對照,書中所寫的應該是他心目中的烏托邦。但是回到現實中,我只是個困再五斗米中連腰桿都挺不直的上班族。書中有一句話很有趣:「對受薪階級而言,薪水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即使自己沒有感覺,最後卻連精神都得靠薪水來支撐。」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CNN報導了兩個日本青少年在巴基斯坦的邊境從事炸彈拆除的工作,其中一個男孩說:「那個國家什麼都沒有,是個已經死掉的國家。我不會在想念日本了。」並回應記者的要求,用日語說了Namamugi(生麥)、Namagomi(生鮮垃圾)、Namatamago(生雞蛋)。這則新聞在日本引起很大的震撼,許多國中生把巴基斯坦青少年視為偶像,稱他為「生麥」,並成立了「生麥通信」的BBS進行彼此之間的串連,罷課、佔領校園、棄學、建立ASUNARO的網路組織、介入即時媒體經營、經營職業訓練所、累積資本對日圓禿鷹攻擊、進行國會演說,最後在北海道建立自己的城鎮,發行自己的貨幣,這儼然已經是一個國家了。

最近常有這種感覺,常常在網路上、臉書上看到即時發生新聞的報導,但是主流媒體卻在隔天頭版或是好幾週後的封面上刊出相同的新聞,而我常常都會有「這件事情不是舊聞嗎?」的感覺。而這個大人所掌控的世界,大抵就是如此的在運作,遲鈍、自以為是、隨著自己的利益改變立場。書中所描繪的青少年是處於資訊大量氾濫的一代,擅長處理資訊、掌握資訊、利用資訊,所以能夠輕易的掌握事件的全貌,很容易就可以看穿大人的愚昧,「那個傢伙根本什麼都不懂嘛!」

這樣的大人怎麼看得到未來呢?「‧‧‧但強者,也就是生態系中享有既得利益的物種,是會停止在那裡不再進化的。」書中有這麼句話,是很恰當的描寫。

我不知道下一個世代會不會真的棄學,放棄目前社會運作的體制建立一個國家 ?小說是虛構的,脫離現實充滿想像,但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跟著時代一起進步的誠實大人!

 

 

書摘: 

「‧‧‧是發生暴力與流血事件之前的畫面。戴著防毒面具揮舞警棍的武裝警察、浴血的人們、陷入火海的建築物,並不會令我心悸不安。是既定的暴力事件即將發生前的風景才會令人心悸不安。感覺就好像看著平衡已經破壞卻仍然保持平衡的翹翹板似的。某一邊坐了好幾個人,但不知爲什麼仍然保持平衡的翹翹板。雖然已經發生了無可挽回的事情,翹翹板卻依然保持平衡。能量已達飽和狀態,均衡已經破壞,然而風景卻還沒有改變,每次看到這樣的畫面,都會覺得遲早要發生事情。會期待翹翹板激烈巨幅傾斜而使坐在上面的人都摔到地上。」

P.35

「日本未來所需要的,是那些擁有技能,在海外也能找到工作的人。那些只會把公德心如何如何及一些蠢事掛在嘴邊的笨蛋,根本毫無價值。可是他們哪兒也去不了,只好一直待在這個國家。不論到哪個國家都能生存的人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P.078

「‧‧‧長久以來,日本人好像就都只會用自己小圈子裡的語言,去談論那些已有共通想法,或是彼此事先就已經互相了解的事情,喔。若是一個國家的社會體制逐漸喪失功能,或許可以說那個國家的辭彙逐漸沒有辦法與現實相呼應了,對吧。雖說是大人們可以很自然接受的事情,但是孩子們卻無法理解,不是嗎?還是以前好;還是大家庭制度好;還是高度經濟發展那時候好。諸如此類的。那些被時代淘汰的傢伙一定會這麼說。可是還子們只知道眼前的這個時代,不是嗎?自己想當然耳的事情,若是對象不同,就不試想當然耳了‧‧‧」

P.094

 

「那些無法矇混過去的事情,正象徵當事人的經濟、社會狀況的界限與價值觀。真相,不論是多麼難堪,都非接受不可。於是,為了彌平真相所造成的傷害,必須付出大把的時間與努力。一次這樣的經歷,可以當作未來面對真相時的訓練。如此就可以明瞭真相、傷害與癒合之間的關係。」

P.099

「爲什麼孩子不能夠發言?爲什麼非得讓孩子們對養育之恩感到內疚不可呢?既然有些事情只有大人才明白,爲什麼不能用簡單明瞭的方式加以說明呢?若是自己充分理解,就算對象只是孩子,也可以仔細解釋清楚。無法說明的主要原因,根本就是大人自己也不明白。」

P.121

「...邊做出這種報導邊不帶任何懷疑地過日子,不去思考改變狀況的點子,所謂的批判不過是發牢騷,其實什麼具體的事情也沒做。換句話說,就是滿足現狀。」

P.132

「對受薪階級而言,薪水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即使自己沒有感覺,最後卻連精神都得靠薪水來支撐。」

P.134

「如何向他人解釋自己的人生觀以及弄清楚別人的意見,對他們來說是攸關生死的問題‧‧‧他們很清楚溝通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彼此無法理解的時候比能夠互相理解的時候多得多了。不但對言辭齟齬一事非常敏感,也有一種危機意識,深怕弄錯了別人話中的含意,至於媒體工作者,卻只會在自己理解的資訊範圍內整理訪談內容。這樣一來,印成鉛字之後原意往往已經扭曲‧‧‧但強者,也就是生態系中享有既得利益的物種,是會停止在那裡不再進化的。」

P.180

 

「還有一種行業叫老師。在現在的日本,這個行業在白領階級中的排名,幾乎快敬陪末座了。雖說老師的立場是負責教導我們,但是老師卻不知道到底要為了什麼而活。在學校裡,我們越來越不明白應該做個什麼樣的人,只會像個傻瓜一樣要我們用功唸書,進好高中,進好大學,進好公司,有個好工作。但是隨著我們從幼稚園、小學,到升上國中,除非是笨到了極點,否則都會發現,就算上了好學校、進了好公司,也不見得會有多好的結果。可是卻沒有任何人告訴我們其他還有什麼選擇。


的確,大人們是有值得同情的地方。像瘋子一樣拼命工作,直到某天才恍然大悟,根本沒什麼事值得自己像個瘋子般賣命。」


P. 245

這個國家什麼都不缺。真的是什麼五花八門的東西都有。可是,就是沒有希望。


P. 3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sdino 的頭像
    pisdino

    發條人@PIXNET

    pisd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