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烏鎮車站,我被眼前的荒涼景象嚇到,車站前停了許多破舊的三輪車,路上塵土飛楊,車站斜對角有些新的房子可能曾經開過店,但現在都闗門了,這裡看起來像是沙漠裏的小鎮!傳說中的江南水鄉在哪裡呢?
據說烏鎮有四個柵,圍著鎮中心各據一方,目前有開發的旅遊點只有西柵跟東柵,來的路上一直看到劉若英幫西柵代言的廣告看板,堂妹幫我們訂的烏鎮民宿在西柵。我們在下車處的遊客中心問要怎麼去西柵,櫃檯的小姐跟我們說要搭車站前的K350公交車,或者走路大概十幾分鐘就到了,那就走走看吧。(後來印證在大陸問要走多久,多少都要乘以2或乘以3,大陸人是飛毛腿吧)
三輪車夫一見我們走出車站就追著我們拉客,有一台三輪車一直跟著我們說要幫我們導覽,見我們一直走不理他,價格也一路從10元降到了5元。我們走了五分鐘左右,看不到哪裡有柵,遇到公車站牌就決定坐車了,這時有一個騎著摩托車的婦人停下來問我們要不要去住他在東柵開的民宿,我們繼續不理她!才上公車沒多久,那個婦人也攔了車,跳上來拉客,只聽她一路吹捧他開的民宿有多好。烏鎮中心真的荒涼破敗,許多店家都闗著門。
到了西柵的門口,乍看之下很像某種度假村,進去有一個接待大廳,Check in的時候,我們買了150元的東西柵聯票,可以用到隔天。再去辦多次進出證,就可以自由進出西柵,這個證有點像優游卡,但是辦的時候要輸入指紋辨識。同時我們也把行李託運,他們會用小船把我們的行李運到民宿,這樣我們就可以輕鬆逛老街賞美景。烏鎮鎮內跟西柵真的是兩個世界呀,一個是沙漠,一個是綠洲,後來聽說這種度假村的經營方式還要中共人大核准,這裡果然是精心設計出來的樣板。
從接待大廳到老街要搭渡輪或是走旁邊遊覽車走的環湖公路。
我們到的時間約莫下午四點多,這時遊客不多,整座古鎮有種清悠的情調,可以自在的走在石板路上找我們住的52號民宿,一邊觀賞路邊的木雕窗格或是特色小店,夕陽的光線斜斜灑在長街上,房屋的陰影有了讓一切不再那樣的真切,黑瓦白牆重重疊疊,虛與實的界線交融在一起,彷彿下一個轉角就會遇上從明清時代走出來的古人,而我也忘了埋在石板路下,提供著現代生活的電線與水管。
我們住的民宿在烏鎮郵局斜對面,這郵局開到很晚,我們快九點時經過都還沒闗門。
我們住的是臨水標間,有兩張床,還有空調與直飲水,窗外就是水鄉的河道,行李也真的運到民宿了,拿著單子就可以跟老闆娘領行李。
天色慢慢變黑,夜色下的西柵又是另外一番面貌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