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樂園----宮部美幸
我算是宮部美幸的重度粉絲,尤其是偏好她的長篇小說,從"模仿犯"、"火車"、"理由"、"蒲生邸事件"‧‧‧讀下來,越長篇的我越喜歡,反倒是短篇的就不太過癮了,總覺得長篇才適合宮部美幸這種很會寫人性的作家去鋪陳人與人之間的羈絆。
"樂園"是"模仿犯"的續篇,主角都是特約記者前畑滋子,但是不讀"模仿犯"也不會影響閱讀"樂園"的樂趣,隨著前畑滋子的調查,讀者慢慢揭開一對父母殺掉長女,埋在屋子底下16 年,直到房子燒掉,才向警局自首的原因。
整本書還是濃濃的宮部風格,可以看到宮部很擅長描寫的家人關係,那種想要互相依賴卻又有所顧忌的心情,那種想保護對方又常常會產生誤會,正是每個人家中都會出現的情景。
可惜的是結局有點薄弱,但我還是覺得好看。
- Feb 02 Mon 2009 19:38
0901書單
- Dec 26 Fri 2008 13:13
時代流轉著
最近發生了好多事情,但我無言。
只能一直聽著中島美雪唱的《時代》來舒解心情。這首歌發行於1975年,算來小我兩歲。
1973年,那年農曆是牛年,我出生的十月發生了「以阿戰爭」,導致了石油禁運,產生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石油危機」,1974 年,臺灣的經濟成長率從前一年的 12.88% 掉到 1.38%。
1978年伊朗發生政變,跟著「兩伊戰爭」爆發,石油供應出了問題,這就是「第二次石油危機」。
在父母說的往事中,那是辛苦的一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給我喝的S-26奶粉一直漲價,後來還缺貨,偏偏我還很能喝,讓老人家很煩惱。當然,這話題已經變成了家人閒談的笑話。
- Dec 24 Wed 2008 16:31
08聖誕快樂
- Dec 07 Sun 2008 23:26
來了棵聖誕樹
- Nov 15 Sat 2008 22:09
博士熱愛的算式
《博士熱愛的算式》是我和小川洋子寫的文字的初次邂逅,說來慚愧,向ViVi借來這本書在我書桌上躺了快一年,一直沒看,但是今天翻開來卻被書中的故事鉤住,欲罷不能,一口氣讀完。
書中的數學博士因為車禍傷了腦部,所以只有八十分鐘的記憶,一但超過這個時間,他的記憶就自動歸零,重新開始。他能記得就只有車禍前發生的事情跟所學過的數學定律。從這些冰冷沒有語言的數學公式中,博士向管家跟管家的小孩根號傳遞了溫暖的關懷與善意,也讓數字有了活潑的生命。
這本書讓我回想起高中學數學的痛苦,我是那麼想了解那一個個公式的意義與用法,它們卻像某女校高傲的女生一樣對我不理不睬。透過書中博士的嘴巴,以前學過的質數、因數、根號、畢達哥拉斯定理…一一活了過來,此刻在我腦海中的形象甚至比高中學得要死要活還要鮮明。我忽然看懂了高中女生的眼神,但我已是中年宅男。
博士是這樣形容0的:「…0不僅是符號和基準,也是如假包換的數字。比最小的正整數1還小1,這個數字就是0。即使0出現以後,也不破壞計算規則的統一性。相反的,更強調了計算中的無矛盾性,使計算更有秩序。你想像一下,假設有一隻小鳥停在樹梢,可以聽到鳥兒的歡啼。牠的小嘴很可愛,羽毛上有著美麗的圖案。讓人情不自禁看得入了神,正當你輕輕呼吸的時候,小鳥飛走了,樹梢上沒有了鳥的影子,只剩枯葉慢慢搖動著…1-1=0,你不覺得很美嗎?」
0就是空無,曾經擁有過卻失去叫做0。但是更令人傷心的是負數。
還記得有一題數學是從1+2+4+5+6+7+8+9+10=?
答案是55!
當初我也是一個一個加起來的,但是如果題目是加到一萬怎麼辦?當然有個公式可以解這個題目:[n(n-1)]/2+n
藉由管家跟管家的小孩的對話,我理解了這個公式運作的中心原理 :「…上體育課的時候,老師命令『各排,向中間靠攏』時,每一排最中間的人就會舉起手,整隊的人向他靠攏。九個人一排時,第五個人就是最中間,但如果十個人一排,就傷腦筋了。多一個人,就決定不了中間的位置…
我把10寫在角落,將1到9寫成一排,並在5上畫一個圈。
毫無疑問,5成為這9個數字的中心。前面有4個數字,後面也有4個數字追隨者。5昂首挺胸,自豪的向空中伸出雙手,似乎在向世人宣告,自己才是正確的目標。」
這樣簡單明白的對話讓一個冰冷的公式聯想到一群小朋友在陽光的操場上排隊的光景,原來數學可以這樣表達。
此刻我數學可能還是不太行,但數字在我腦海中不再只是冰冷的數字,我理解裡面有一種可以具體化為日常生活運作的道理存在。所有具有深奧邏輯與理性的人間事物,在造物主的安排中都有一種美與詩意存在,只有熱愛這些事物的人才能發現其中奧妙。
- Nov 11 Tue 2008 23:47
就這樣,繼續往前走!日本風土散步
市面上有很多旅遊書,有些旅遊書會激起我有為者亦若是的豪情;有的會記些有趣的事讓我捧腹大笑;或有些美美的照片訴說異國情懷;卻沒有一本是讓我這麼感動的。
是的,感動!
「就這樣,繼續往前走!日本風土散步」作者林鳳飛是一個中年男子,帶著他的妻子與一對兒女去三番兩次去遊日本,作者是一個日本痴,尤其著迷明治維新時期幕府派跟倒幕派之間爭鬥的歷史,所以旅行的主題也往往是追著維新志士的足跡,尋找歷史片段的蛛絲馬跡。
作者同時也是一個病人,一個胃癌患者。在書的最後,他們一家人去完北海道,虛弱的作者可是身上背著餵食器,胃裏插著餵食管走完全程的。這樣的情節可以很灑狗血,但作為一個讀者,我可讀不到一絲悲情,反而看到家人間彼此的體諒與鼓勵。
第一篇《父子九州》,寫了:「…..我突然想起三十幾年前我四年級時的環島旅行。
那年父親不知道為了什麼原因,要來一趟『環島壯遊』,這在當時沉重家計下,是很需要一點決心的,從台東、懇丁、台南、彰化、台北,回到花蓮。
當時我們沒有相機,現在唯一留下的一張照片是在彰化大佛前,由招攬生意的攝影師拍下的一張呆瓜照片。這張照片中,父親穿著當年極為流行的花襯衫,眼神狐疑地望著遠方,實在難以稽索他的心情了。
但對我而言,彼時的父親是英雄,他懂得如何搭車前往每個城市,知道繁華都市的種種新鮮事…..。
…..我解開了三十幾年前父親的秘密封印,他的環島壯遊目的只有一個—他的孩子。原來面對成長中的兒子,能給他最好的禮物就是父親自己,一個最自在、最舒坦的自己,….。」
明年的計畫中,我也有一個和父母、妻子一道前往的旅行,我試著去模擬這樣的組合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也許不用想太多,準備一個最自在、最舒坦的自己就好了。
這樣的我,保留給我的家人。
就這樣,繼續往前走!日本風土散步部落格
- Oct 27 Mon 2008 21:14
萬聖節南瓜魔
- Oct 10 Fri 2008 14:09
牛魔王
- Sep 25 Thu 2008 12:51
秋味‧夏日啤酒節結束
- Sep 19 Fri 2008 20:35
自由如鳥